close

博客來-日本戰後經濟史:精闢解讀戰後復興、高速成長、泡沫經濟到安倍經濟學

會想閱讀這本書主要是想了解日本房地產泡沫的源起及後果,在網路上搜尋到這本書,本人並沒有仔細閱讀完整本,僅閱讀泡沫經濟的部分。關於日本房地產泡沫,書本是這麼描述的:

1.支撐地價高漲的,是大家的期待。人們都相信「隨著日本經濟的成長,東京將會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因為地價不斷上漲,所以左手買右手賣之後能牟取暴利。抵押土地可以輕鬆從銀行獲得貸款,因此以將要購入的土地作為抵押從銀行獲取貸款,幾乎分文不出就能輕鬆低買高賣土地。

2.1990年,東京周邊的公寓價格已經超出人民平均年薪的10倍,市中心更是高達將近20倍。在首都地區,不要說獨棟住宅,就連公寓也漲到平民百姓難以承受的水準。《黑光註:網路上有文章指出合理的房價收入比應為3~6,全台灣房市所得比平均為9.8,台北市則達16.2》。這一時期盛行建造單房公寓。很多人都以投機為目的買來投資,等價格上漲後再賣出賺取差價。

3.日本陷入土地問題並非土地不足,而是土地的利用率比較低。城市面積沒有得到有效的集中利用。即使在市中心最佳地段,也有利用率極低的情況,市中心並沒有全都建設高樓大廈進行有效利用,這是問題所在。

4.「價格引發泡沫」的想法,實際上意味著「對市場的判斷錯誤」。在泡沫經濟正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人們很難承認它是泡沫。而要指出它是泡沫則是一件更難的事。作者指出「明明是異常現象,但所有的人卻都視作理所當然」的狀態。

5.1989年三重野康就任日本銀行總裁。他認為:「上班族努力工作一輩子也買不起房的社會是不正常的,必須緊縮金融,抑制地價上漲」。他從1990年開始實施了金融緊縮政策。到1991年下半年,地價開始雪崩式下跌。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泡沫」一詞的說法迅速流行起來。當人們處在泡沫之中,是無法意識到泡沫的存在。只有泡沫破滅之後,人們才知道那是泡沫。「日本股價與地價最終像紙牌搭建的房子一樣,傾刻倒塌,因為股價和地價本來就是紙牌搭建的房子」。

6.當所有人都不再腳踏實地工作的話,整個經濟就無法創造出附加價值,最後只會變成一場抽鬼牌的遊戲,因為,早晚會有人因此蒙受巨大的損失。

這本書主要是希望找出日本房地產泡沫的來龍去脈,藉著日本的歷史預估台灣是否有可能步上後塵,泡沫可能永遠都不破滅嗎?不曉得,這要看人們對於房地產的〈未來期待〉有多堅定,從2008年起,台灣房地產幾乎是只漲不跌,一去不回頭,泡沫化有一個很可怕的特徵:最後的參與者受傷也會最慘烈,但在派對〈泡沫〉結束前,大家都認為自己可以全身而退〈或滿載而歸〉。

臺灣房地產正在泡沫中,這是一個事實,但就如同我家人所說:房子這麼貴很不正常,但不正常這麼久也只能跟著市場,若有需要還是得買房。

我們可以選擇要不要與機率及時間賭上一把,要加入這場泡沫,等待20年至30年房貸付完?還是空手等待?選擇權在自己手上,但若用機率來推測,20~30年間房價會大幅回檔的機率有多高?還是20年間房市仍會每年緩步向上?從臺灣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數據歷史來看,房地產這10年來每年以接近5%的漲幅增值,從101Q3~111Q3總計全國房價漲了60%,試問大家的薪水有每年以5%在調漲嗎?若要放棄許多生活品質換來一棟20年後才能屬於自己的老房子,這樣是否值得?非常值得深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黑光讀書 日本戰後經濟史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黑光計劃 的頭像
    黑光計劃

    黑光進化黑洞(分享閱讀心得及精彩旅遊故事),每週末更新文章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