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思維心態思考系列書籍分享 (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age

這本書是一位工作狂、女強人分享她從實習生一路往上爬的心路歷程,從書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維、格局都與一般受薪階級迥異,從文章中也可以看出總經理不斷學習的精神,也因為她找到了她的志業,不論遇到何種挫折、打擊或壓力,讓她從錯誤中學習、從失敗中成長,在生理、心理都需要極強抗壓性的工作領域上,也發展出一套處事哲學,有些心態及觀念是相當值得工作者所學習的。

以下分享個人在這部作品中喜歡的觀念與名言:

1.人生中事情的「重要性」與「緊急性」分成四象限,對於「緊急&不重要」的事情,應有效率的處理掉,花的時間越少,自己的戰力就越能升級,越有餘力處理真正重要的事情,瑣事纏身是一種消耗,也會影響身心健康、削減生活品質。並且注意「不緊急&重要」的事情,需要遠見與決心,清楚看到之後未來的益處,體認到益處對自己的重要性。

2.唯有你不動的時候,才能體察別人的流動,需要停下來,才能看清楚一切。前進並非只有一種方式,倒退走也能前進,雖然比較慢,卻可以看到不同風景。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客來-顛峰心態:需求層次理論的全新演繹,掌握自我實現的致勝關鍵

個人覺得這本書提到「高峰經驗」時有點太抽象,對於部分讀者可能難以置信,關於心靈的某些境界不是每個人都認同這樣的觀點,就當作一種別人經驗的參考。

作品很學術,即使帶入例子仍無法讓內容變得有趣,通篇將馬斯洛的經歷作為串場,作者為馬斯洛的超級粉絲,將他的所有著作及手稿都拿來研讀與研究,探討的主題也是相當奧妙的大哉問:人生活的意義及需求是什麼。

即使內容沉悶,仍然有一些觀念可以探討並留下紀錄,例如:

1.討論到「幸福」的來源包含以下: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策略思考:一種稀有又精湛的心智工作原則- PChome 24h書店

這部作品個人覺得抽象難懂,邏輯層級高遠到只能模糊的理解初步概念,還好書中有舉一些例子與故事,讓這本書多一些易讀性,拿掉故事部分剩餘都在闡述概念,對於一般讀者可能很容易進入失神的狀態,條理式的說明讓這本書定位比較像工具書,但這工具書是給高階經理使用的,使一般市井小民讀起來略微無感,不過書中還是有一些觀念可以做為筆記蒐藏:

收先這本書先以一張圖片吸引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出二種人像,接著帶入魔球的故事,並從中擷取7點可以作為策略思考的介紹主軸:

1.理解自身處境的真實樣貌。2.找到洞見、運用洞見。3.發展出一套新的主導概念。4.決定要做什麼,更重要的是,決定不要做什麼。5.運用數據抑制認知偏誤。6.下聰明的賭注。7.策略具新穎性。

除魔球的故事之外,還提到富蘭克林的學習技巧(培養美德)、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星際大戰、魔戒等故事;商業醜聞例如福斯對廢氣排放檢測報告造假。提到書籍包含「誰說大象不會跳舞」、「10倍速時代:唯偏執狂得以倖存」。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客來-巨富思維:美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一生奉行的商業原則&為富之道

這本書又是一齣讓本人想像內容差異很大的書,事實上此書就是「洛克斐勒自傳」結合「洛克斐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的內容(但這本書只收錄22封)。

閱讀偉人的自傳,可以發現這些成功者都有寫日記、閱讀、思考、反省等習慣,除洛克斐勒之外,也閱讀過富蘭克林及林肯傳(林肯是由其他作家所著)。雖然時空與現代不同,商業模式及賺錢方法也迥異,但他們的思維、學習、做事處事、眼光見解都與眾不同,雖說這些日記中都缺少高潮迭起的劇情或熱血沸騰的故事,但他們都是從白手起家、經過長久的努力、自我要求、學習專業領域等,他們的日記、相關書寫的文件被當作後世學習、紀念的對象,從很多小地方都可以看到他們能成功也有些許運氣,但他們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洛克斐勒石油大亨,在後世的評價上有好有壞,他所經營的標準石油公司,在1911被美國最高法院裁定非法壟斷後,公司最終被拆分為多間公司。

若要比較的話,個人覺得洛克斐勒寫給兒子信的內容比自傳內容可看性更高,給兒子的信件傳承諸多洛克斐勒的經營思維及觀念,以下節錄5項個人覺得值得蒐藏及應用的觀念: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系統思考:克服盲點、面對複雜性、見樹又見林的整體思考- 唐內拉.梅多斯|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這本書很難懂,個人閱讀完覺得好像學到很多東西,又好像什麼都不了解。系統思考要全方位、多面向的觀察一個系統,但系統又常與不同系統有相關,例如投資。

閱讀完只能針對一些特性列出標題,裡面內容則不贅述,簡而言之這是本深奧的系統思考介紹,某些特性及生存法則有看沒有懂,尤其提到對系統最好的方式是無為,也就是不試著控制系統,讓系統自行運作,不太能理解延伸解讀作者反對政府介入金融或經濟體系?作者在這部作品中描述系統的組成、系統思考的3個特徵、6大障礙、8個陷阱與對策及12種改變系統的方式,最後闡述與系統共存的15項生存法則。越深入說明越抽象,到15項生存法則則搞糊塗可以用哪種模組例子來解釋,個人覺得可能是程度還不夠理解,或許幾年後再重讀會有不同的體悟,以下則是簡介書中的重點:

系統3種組成要件:要素、連接、功能與目標。

系統思考的3個特徵: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級思維]| 一本My Book One

這本書「超級思維」的內容是許多熱門書籍的重點集合,若想節省時間濃縮許多書籍的概念,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但也有一個小缺點:因為有太多的重點,內容呈現就會有點陳悶,當全部都重點,反而會讓讀者抓不到重點,對於有養成閱讀習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可以看到滿滿的既視感,從第一章開始到最後一章,可說是每一頁都有亮點,都可以獨立成一本書來討論,若有一些基礎的讀者,在閱讀吸收上可以更有效率,超級思維是介紹各種不同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一種大腦思考的過程,幫助我們解釋、預測,或是處理未知及決策,通常包含各種學科最基礎概念,若能廣泛運用這些不同的心智模式,稱為「超級思維」。超級思維在這本書講解了超過300個模式,這些其實不用刻意記起來,當習慣成自然,這些心智模式就會內嵌在大腦中,當遇到問題時可以馬上叫出相關訊息,互相連結的模式可以延伸運用在各種領域,從個人、組織、家庭及企業都可以,這本書是少數眾多書籍的綜合討論,偶而會有連結不貫的閱讀體驗,但不減損這本書閱讀的價值。

以下依據這本書各章節的主題,每個主題再濃縮重點,細節還是需親自閱讀才能體驗字字精華的感覺,書中共分成以下主題:

(一)減少出錯,作出好決策:

1.在思考事情時嘗試從第一原理論證,找到根本原因,可以使用〝五個為什麼〞來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很常應用在品質系統異常事件上。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博客來-大局思維:倫敦政經學院行為科學教授,教你如何放大格局、掌握關鍵,達成最有利的職涯擴張目標

大局思維,我們在做事時很容易因為心理匱乏而產生許多盲點,這本書作者葛蕾絲.洛登利用自己的經驗及專業,讓讀者可以擁有不同的決策模式-大局思維。

本書共分成7個章節,包含起點、目標、時間、內在認同、外在影響、環境及韌性。每個章節都有8-10個見解提供做事的方法。

起點

我們要放大格局,設定未來目標,從小地方做起,聚焦於你能採取的規律小步驟以實現理想,嘗試科學見解使你能持之以恆的採行規律的小步驟。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14)

沒看到或不知道的事情正悄悄發生。我們以為自己了解世界,實際上對運作機制一無所知,人類正在讓自己邁向慢性滅亡之路,大多數人還在蒙蔽之中。

"超維度思考"讓讀者進入第三視角,客觀的列舉出人類如何的肆無忌憚地破壞唯一的生存之地-地球。

作者湯毅虹用科學的方式揭露我們平常不會注意到的事物,它背後的運作機制為何,我們人類如何聰明的解決問題,又聰明的視而不見問題背後的問題。

每一個章節都是耳熟能詳的事物,但透過作者的詮釋讓讀者看到這些我們視為在平常不過事物背後隱藏的恐怖真相是什麼。作者從個體與生俱來的盲點開始切入,讓我們知道人所見的事物與其他生物所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層次;接著進入人類集體的盲點,針對食物、能源、廢棄物等問題面向上為何整個社會會選擇視而不見,而科學又如何與科技結合改變人的生活與世界觀;再來提高到更廣的層級探討跨世代間的盲點,在時間與空間中人類是如何的無感於這些資源的存在。藉由這些盲點讓讀者揭開世界的真相,而真相是需要大家能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包含水、空氣、食物、能源,並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人類這個物種,應該更友善的面對環境及生物的多樣性,人類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變成地球的細菌或病毒,正在蠶食地球這個有機體,人類之於地球就如同細菌之於人。當細菌最終佔領及主導了人類的身體,造成人類的死亡,最後這些細菌及病毒因為沒有養份也會跟著凋亡,最終走向同歸於盡,若我們不在正視人類所造成的資源耗竭的問題,最終還是會反撲到人類的身上,我們應該利用影響力去逆轉及改變人類現在的破壞行為,短視近利的心態後果將由人類自己承擔。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jjrgc_460x580

作者凱絲.畢曉普為一位前奧運划船選手,她分享在奧運征戰的旅程及對爭取一時勝負這件事感到困惑,便深入探索勝利的本質,發現爭取奧運佳績只能視為人生中的短暫時刻(70多年壽命VS幾天的賽程),應該放長遠來看,書中是這麼描述的:"這些短期目標如何激勵自己追求較長期的目標,將注意力從認為可以實現夢想的時刻例如得到獎牌、通過考試、升職等。而更深入思考這些短暫時刻如何達到更長遠的目標,對生活有何意義。自問當你成功後,世界會變甚麼樣子?其他人如何體驗你想推動的改變?接著拉回現實,在這長遠發展上,我今天可以做些什麼?有哪些事情是短期內看不到成果與回報但對長期而言至關重要的?"

這本書打破了二個迷思:贏家與輸家的思維;對勝利下新的定義。以及提出"長勝思維":想清楚、持續學習及主動建立連結。

放棄僵化不變的輸贏思維,創造多贏的局面,一個問題解決方法不是只有一種,而是可以藉由不同的行為、心態、溝通創造不同的解決方案,輸贏是比較而來的,而比較心態對追求快樂與幸福而言是負面因素,而不要把短期目標當作終極目標容易造成失落感。最主要的原因為當目標達到之後?很多人就沒有規劃之後了,所以當費盡千辛萬苦達成後就沒有新的目標,沒了目標悵然若失,人生頓時失去意義與方向,因此作者才提出要拉長遠來思考,做一個長期的目標規劃。

長勝思維的重點:(3C,Clarity、Constant learning、Connection)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708070744638081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了比較心態將讓自己處於不快樂的境地,肯定自我價值,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就是將自己的專長發揮到極限。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並不知道作者為羅伯.摩爾,之前有看過他其他作品例如「駕馭金錢」及「生活槓桿」,個人覺得羅伯.摩爾能成功變成富有的人具有許多特質,但有些特質與觀念個人並非完全認同,例如他創業是房地產,且他投資的房地產都是利用槓桿而來的,冒了風險,成功就能財富自由,若失敗則面對破產,不可否認作者有許多獨特觀點可以參考,實際執行則像是一種價值觀的選擇,讀者可以評估是否比照執行,或是吸收觀念的精華轉換成自我的觀念。

這本書共分成6大章節,61個小節。個人的閱讀心得是大部份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可能因為對於"自我價值"這主題興趣缺缺,但又好奇何謂"豐盛心態",因為近期有太多書籍探討不同的心態,例如"致勝心態""致富心態"等等,每種心態都有一些共通點:不要害怕失敗,失敗只是暫時的一種狀態,從中學習經驗並轉換執行方法或計畫,最終能從不同策略中獲得成功,這成功包含了個人價值、成就、財富、技能等等。

如何掌握自我價值呢?作者提出3A理論,分別為覺察(Aware)、接受(Accept)及行動(Act)。意識並掌握自己的情緒、然後接受它無法改變,從其他角度思考自己的新面向、接著積極主動地採取行動。藉由這樣的循環提升並自省自我價值。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0788013

現代上班已經不是用工作時數來判斷(不過還是有企業會以上班時數當作指標之一),而是以成果來評估,作者莫頓.韓森經由研究找到高績效的工作人員擁有七大心智,經調查了5,000人有66%是與這七種心智有關。

莫頓.韓森曾與出版過"從A到A+"的作者柯林斯合著"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還提到另外二本也是相當熱門的書籍分別為柯維的"與成功有約"及杜維克教授的"心態致勝",這二本書的觀念也是相當值得持續練習與應用於生活上的。

更棒的是這些心智都可以藉由練習而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如何聰明工作呢?這七項心智分別為:

1.找出最重要的事情,然後全力投入(雙重專注)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1)

建立多元思考模組有助於多方視角看待問題,幫助決策及擺脫輸家思維。

這本書不好讀,內容許多牽涉到美國文化及政治議題,對於台灣人而言若沒有關注美國,許多案例毫無臨場感,容易造成讀者整段無法理解、閱讀體驗中斷的感覺。

撇去舉例不夠國際化之外,書中有許多概念值得吸收與學習的,有些觀念在其他書籍也有出現過,一併分享。

重點摘要: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cpkzlk_210x315

最近看了許多書籍,包含「讀懂一本書」、「腦力全開」等等都提到了「心態致勝」這本書,讓我好奇究竟作者卡蘿.杜維克博士提出什麼精闢的見解讓許多作者都引用。

作者把人們面對問題的心態分成二種:成長心態及定型心態。差異整理成下表(取自 尼格爾.霍姆斯 製圖)

  定型心態 成長心態
智能 固定不變的 可以發展的
行為傾向 顯得聰明 想要學習
面對挑戰 避開 擁抱
面對阻礙 防衛或輕易放棄 面對挫折仍堅持不懈
努力 視為徒勞無益或更糟 視為邁向熟捻之路
批評 忽視有益的負評 從批評中學習
面對他人的成功 帶來威脅感、忌妒 從中找到啟示與激勵
結果 最終成就低於實際潛能 不斷攀高至更高的成就

書本闡述我們在面對不同的事情會應用上述二種心態來面對,對自己有興趣、或是有助於未來發展的會使用成長心態;對於沒興趣、或是覺得難度太高不想挑戰則使用定型心態。

作者在研究不同心態的學生發現以下特性: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很難以吸收及執行的一本書,作者 傑.謝帝把出家三年所做所學轉化為大家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大家如何用和尚心面對每一天。

要分享這本書的心得充滿挑戰,很大的原因是裡面所探討的面向太廣太深奧,很難三言兩語講完,再加上有許多關於佛法的引用,等於再加上更多的專有名詞來闡述以僧人角度訴說的概念。

就像"問題背後的問題"所說的觀念,作者也提到在追求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定義為意圖)時需要挖掘背後深層的為什麼,藉由多次的疑問與解答得出設立這些目標的初衷。

這只是作者在這本著作所提的其中一個概念,其他還有很多,作者用了十一個章節來探討我們如何用和尚心來面對生活,如何用僧人的思考邏輯來面對及化解每天遇到的人事物。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