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閱讀書籍心得 (9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注意力

源起:

跟朋友去太平山玩時他推薦這本書給我,「如果商品免費,那你就不是消費者而是商品!」封面這句宣傳語令我震撼,雖然我知道google、facebook、Netflix等巨人都無所不用其極的吸引大眾的注意力,使用他們的平台,雖然號稱使用者免費使用,但他們的商業模式就是把使用者所花的"時間"及"注意力"販賣給廣告商,並從中獲利,但這本書說明的可不只這些,而是整個注意力商人的演化史,從最古老的報紙開始、一路演進,從電影、電視、電腦至智慧型裝置,這些注意力商人如何藉由吸引觀眾目光達到他們的獲利目標,這本書提出精闢的見解,讓讀者一窺注意力產業如何演進。

內容介紹:

這本書高達520頁,橫跨了從18世紀至21世紀的演化,包含了廣告業及媒體業的演進,以及這些商人或廣告商如何利用心理學或行銷學來變更人類的意識。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成功

源起:

與成功有約這本書我於閱讀其他書籍都有提到,例如"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對於成功人士都養成怎樣的習慣感到有興趣。

內容介紹:

成功人士如何執行七個習慣,讓成功學大師柯維告訴我們。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單

起源:

從"讀懂一本書"看到的閱讀清單,好奇光是清單到底可以闡述出多大的道理。

內容簡介:

作者葛文德醫師藉由一個驚心動魄的手術開頭,一個小女孩不小心掉進冰冷的池子裡,從事發地點到醫院,女孩大概有一個半小時失去生命的跡象,但神奇的是,醫療團隊齊心協力把女孩從鬼門關救回來,作者好奇為何他們有辦法準確做對每個醫療決策,後來知道原因:利用清單。因為他們有過去的一些經驗,就把這些經驗研究後統整成為一個清單,包含每個人員需要負責怎樣的工作及準備,因此在接到這位病人時,他們可以藉由清單很有效率地做好該做的事情,作者深受啟發。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淚

源起:

近期Netflix的紀錄片"海洋陰謀"揭露海洋漁業恐怖的真相;

看了"罪行海洋"訴說在這大海裡面發生無國界的犯罪文化;

在罪行海洋中有提到台灣漁船也是惡名昭彰,台灣政府單位也漠視任由這些情形發生,看到了這本專門追擊台灣遠洋漁業的生態,讓我備感好奇。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句點

源起:

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就是死亡,但死亡可以有多種形式,藉由接體人的眼中看著每個不同的故事,讓讀者有更多的反省與思考。

內容簡介:

作者大師兄為接體人員,殯葬業對於一般人而言都敬而遠之,作者藉由他親身體驗及觀察,道出了36則人生百態的故事。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精通壽司之神看懂財報

源起:

"微精通"是在圖書館隨手找到的一本書,因為對"學習"這件事情很有興趣想了解這本書如何可以快速開啟學習的樂趣。

"壽司之神"這本書是從尼士尼執行長寫的一本"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提到日本壽司之神的名字,看到有作者貼身採訪這位神人長達五年,想一看凡人如何成為神。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是圖書館熱門推薦,一系列有二本但因為其中一本為熱門書,先借閱另一本來了解。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oom_big_91526

源起:

2020年度翻譯書。這本是在晃圖書館時無意間看到的,正巧Netflix近期也在播映"海洋陰謀",內容相當震撼、血腥、驚悚,打破一般人對於"海洋"及"漁業"的刻板印象。

內容簡介:

作者伊恩.爾比納為一位美國記者,以第一視角追蹤、報導、揭發人在海洋的罪刑,總共分為15篇主題,每一個主題都有如電影情節般的劇情發展,有訪問虐待人的事主及被虐待人;記者被放生、被追殺、被軟禁的情節、以及利用法律漏洞進行良善之事、或是海域主權之爭、阻擋因人類利益而忽視海洋生態的過程、揭露許多不為人知的醜陋事件等等。書本高達478頁,但閱讀時卻不顯冗長,而是希望知道事件後續的發展,在一片海洋上、幾乎等於無政府管轄地帶,發生一堆光怪陸離的事件,請記者娓娓道來。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練

源起:

因為看到熱門書單出現這本書單就跟風預約了。第二個原因是書封面標題講"價值兆元",對讀者來說讀了感覺就賺了很多錢...

內容簡介:

蘋果、Google等大企業背後有一個隱藏教練,這位商業教練在矽谷大名鼎鼎,他就是Bill Campbell(比爾.坎貝爾)。雖然他不幸於2016年4月往生了,但曾被他指導過的Alphabet(Google的子公司)的前董事長及前產品副總裁決定將這位教練的管理學心法公諸於世。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懂一本書

源起:本人是從圖書館熱門清單上看到後產生興趣,排隊等候閱讀,但輪到我取書時很慶幸它不是熱門書了,可以慢慢品嘗。

內容簡介:

作者樊登是中國有名的說書人之一,他創建了樊登讀書平台,利用說書的方式將書本的內容濃縮精華、萃取重點、將作者想表達的觀點用更白話的方式使人理解,創造書本新的格局。樊登自己的閱讀習慣是認真的深度學習一本書的精隨,書本從他如何變成說書人-過去經歷講起、如何養成閱讀的習慣、書本如何選擇、書本怎麼讀到精華裡面以及如何將書中的知識轉化成大腦永恆的記憶。

心得分享: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世界很煩

這本圖書館熱門書著實讓我吃了一驚,吃驚的是內容探討及深度都蠻....普通的,而且還有部份內容是"無感"。也有可能是年紀的關係吧~

大概是閱讀到目前較為不推薦的書籍,花了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

可能這本書在一開始評價很高(?)原以為會有一些別於心靈勵志書籍探討別於以往的道理,可惜沒有。

或許是這本書探討女性如何活出自我,即使當女強人、媽媽等不同身份還是可以注重打扮,還有一篇文章在討論口紅....恩~真的覺得距離很遠。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思慢想

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538頁的內容給閱讀完了,這本書內容還真是艱澀難懂,結合了許多抽象的概念、情境的分析、設計一堆探討人心的實驗,真的是相當複雜多樣,這本大概是近期繼"縮時社會"後更難閱讀的書籍。

作者藉由不同的情境實驗設計來探討抽象的概念,例如:幸福感、記憶、快樂、賭博、投資、錯覺、風險、謬誤、運氣。並證明了我們的大腦是多麼不可靠,在許多情境下會犯下邏輯的錯誤、做不理性的決策等等。

內容也提到許多膾炙人口的書籍,例如:基業長青、漫步華爾街等等。並討論更多的面向來讓讀者思考為何人的大腦會用這種矛盾、不理性的方式來下決策。

這本書也讓我想到之前閱讀的幾本書籍,例如:投資人的大腦革命、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等等,裡面有些實驗及內容的描述讓我對本書的理解可以產生疊加的作用。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112_213857

彼得原理,這本初版時是75年9月,時隔多年又發行新版,可見這個原理不但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因為熱銷讓書商願意再發行一次。

這本書我把舊版跟新版本都借來閱讀,單純好奇不同版本內容到底有無差異,結果....內容一樣,大概是譯者序不同及排版、插圖比較精美,沒有歷史的痕跡。

內容個人覺得有戳入痛點:在一個職位因表現好而升遷有可能升到不適任的位置,造成表現變差的現象,一個好的業務,口才好反應快,喜歡面對客戶爭取生意;對比於業務經理的工作:協調底下人員達成公司訂定績效,在工作本質上差非常多,一個是推廣商品、一個是管理業務人員。因此有的人可能在業務表現良好,等升遷後表現就差很多。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最近看了另外一本書"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及"從A到A+",內容都提到不論在企業哪個位置都要不停地學習,學習工作的技能、待人處事或是領導的課題等等,在卓越的企業裡面,大家非常強調人才,人才比資產或產品更為重要。以及強調把人放在對的位置,企業就有機會從傑出變成卓越(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條件)。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別急著

雖然是2006的書,但個人非常推薦;雖然講的道理可能大家都知道,但利用故事及個人經驗分享讓人印象更為深刻。

這本書是從閱讀"投資人的大腦革命"及"為什麼我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同時提到,讓我覺得非常好奇,到底投資跟棉花糖有甚麼關聯?

棉花糖實驗是史丹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目的為:探討小孩能不能延遲享樂對他以後所產生的影響。實驗找4歲左右的小朋友帶到一個房間,一次一個人,桌上有一塊棉花糖,一位大人說明規則:大人會離開15分鐘,若不在的這段期間小朋友沒有把棉花糖吃掉的話,會得到另外一塊棉花糖當作獎勵(等待15分鐘可得到兩塊棉花糖,或是不等待直接吃掉一塊棉花糖)。研究結果顯示: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小朋友比不能忍住的小孩在各方面表現都較好(包含在學校表面、與人相處、面對壓力的處理),不吃棉花糖比吃棉花糖的小朋友要來的成功許多。

這本書的作者小時候有參與過棉花糖實驗,且是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小朋友之一,他在工作的成就很好,還有專屬的開車司機,這本書是以作者與司機對話及故事帶出想表達的概念(書中統整棉花糖7個守則):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爆瘋潮

一直很好奇為什麼一隻影片、一句話、一篇文章、一首歌可以在一夜之間變成熱門,周圍的人都在談論、好像不知道就很落伍似的。這本書給了很好的說明,讓讀者一窺流行背後可能的原因。

這本書有三個重點值得分享給大家:

1.瑪雅法則:每個人不喜歡太新奇的東西,但喜歡有點新鮮又熟悉的感覺,稱作「最適新鮮感」,書本舉例,例如海上版羅密歐與茱麗葉,迸出了「鐵達尼號」;會說話的玩具催生「玩具總動員」,把玩具改成寵物會說話催生「寵物當家」;舉一個最近的例子,最近熱門韓劇Start up,包裝在創業底下是老梗的愛情故事,且裡面出現的橋段更是老梗到不行,結果還是造成相當熱門的話題。

2000年以前許多電影都是原創的劇本,20年後幾乎都是續集電影,尤其漫畫、小說或真實事件改編佔了電影的大多數,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就是「最適新鮮感」,這些電影主角觀眾都有些許概念,但不知道會用什麼方式呈現劇情,死忠的觀眾粉絲就願意進入電影院支持,電影在還沒上映前就能有基本盤了,這對電影公司而言實在是完美,可以預期續集電影的獲利而走的保守路線。還有近期非常熱門的日本動漫「鬼滅之刃」,簡直席捲了大人小孩,人人都想成為鬼殺隊的一員,而裡面的故事說穿了很簡單:好人殺死惡鬼,用簡單的元素就創造超級熱賣的商品。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BQ

黑光又來說書了~今天這本書簡單易讀,全篇39個小文章,認真閱讀大概一至一個半小時可以閱讀完畢,簡單入門卻隱藏解決問題的大道理,這個簡單的道理就是:把問題背後的問題找出來....

什麼?就這樣。對~就是這樣,The end。如果真的這樣結束也太騙點閱率了,這裡要做一些應用及延伸,稍微擷取書中的概念與大家分享。

書中有舉許多例子,他們都用自己靈活的思考解決客戶或工作上的問題,而因為這些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當遇到機會時就會被發掘從而得到更好的工作及待遇。

這讓我聯想到最近不同聚餐時都有人問我:你花了這麼多"時間""閱讀"有什麼成果?我思考這背後的意思是:閱讀習慣有提升生活品質(可以賺錢)嗎?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emcqmo_460x580

看標題就知道是一部不太快樂的書籍,原本是抱著看推理小說的方式來看這日本真實社會案件,沒想到出乎我意料之外,裡面揭發案情內容的主角並非警察,更令我生氣的是,警察在這次事件還扮演著類似"幫兇"的角色,反而是作者(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及賭上職業生涯去揭發這個案件及更深入的追查,比警察更快地找到線索及兇嫌。小時候接收到的教育是警察抓壞人,法律會制裁壞人,一般民眾只要遇到困難可以請求協助,而可憐的女孩,因為遇到恐怖情人試著求助警察,被吃案,警察覺得這案子不成立冷處理(也可能跟兇嫌集團有掛勾),逼著被害人用其他方式在生前留下線索,"如果我死了,就是恐怖情人殺我的"。多麼殘酷的遺言,也很幸運的遇到這個盡責的記者,在取得資訊後深入追查,鍥而不捨的跟監及獨家爆料,不跟風一般的媒體(採信警方的說詞被帶風向),作者將整個案情及他追查的過程詳細描述,讓讀者可以一窺究竟,以案子本身為核心,探討整個媒體及警界的體制,看完後心情蠻沉重的,不論在台灣、日本、韓國,雖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整條船,作為人民褓姆的警察,在一般大眾普世觀念裡面是打擊犯罪,但如果因為少數老鼠屎危害了整個警界的形象呢?因為高層及政策可以把一般民眾的求助視而不見?甚至反過來攻擊被害者家屬?這本書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整起事件讓我很想知道接下來的發展,也了解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會有少數危害職業道德的人,而這起事件的被害人因為遇到恐怖情人而喪失了性命,但這件事有沒有可能避免?也許可以,被害人已經在覺得有生命危險時向警方求助,也求助於家人,但是很可惜失敗了,敗在警方無視這個高風險的事件,若警方積極介入處理,我覺得(作者也覺得),這件事情有可能會往不同的方向發展,因此作者希望藉由這本書來揭發他所挖掘的真相,看完真的很震撼也很沉重,期望未來不要再有這樣的悲劇發生。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這本書有深深的沉重感,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可以用更便利的方式生活,資本主義之下,強者可以取得巨大的優勢,讓大者恆大,讓自己處於絕對的優勢立於不敗之地,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圖像及說故事讓讀者明白這四巨頭是如何崛起的,從封面可知這四巨頭分別是:臉書、google、亞馬遜及蘋果。他們真的赫赫有名,大家應該都知曉,且於今日來說大家生活離不開網路,想詢問問題會找"google",智慧型手機最有名的"蘋果",在歐洲網拍最大主宰商"亞馬遜",上網大家會滑"臉書、ig、whats app"都是同一個老闆,現代人每天都會接觸這這四間大公司的產品,也使得他們在世界上擁有一席之地,且書中有解析這四巨頭的商業模式,並得出一個很恐怖的結論:四騎士全部都"以少做多",帶來失業。為何這麼說呢?書中有做詳盡的解釋分析,簡單而言,四騎士都用很少的人創造很大的產值,並摧毀人類原本舊的工作,例如亞馬遜就把零售業從上游到下游一網打盡,凡舉收銀員、銷售人員及倉管人員都可以用科技及機器人取代;臉書及google則把媒體業、廣告產業等等重新洗牌;資源都集中到這四大天王身上,任何可能出現的威脅(創新產業、可能是未來的競爭者等等)他們二話不說直接併購,他們要立足於不敗之地,領先競爭者好幾年的技術,在書中還有分析成為四巨頭的關鍵,及剖析自我是否適合當一位創業家,還列舉可能可以與四騎士競爭的第五騎士,個人覺得是一本相當值得推薦的書,讀完會深深思考自己在這樣的時代中要如何存活,這些大企業是否真的是為了人類更美好的生活,還是只是變相的"吸鈔機"。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樣險惡的環境,不讓自己被時代的洪流淹沒?看完這本書應該會有一定的啟發。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電車學",這本書從封面到內容文字,插圖等等都在探討"電車學",

最常見的問題是一列火車快行經一個岔路,在二條軌道上,一邊綁著一個人,另一邊綁五個人,

我有決定權操控軌道,若不變更行經路線將會撞死五個人,試問怎麼選擇?

關於人性的探討不只是一門學問,有時還會是場爭論,像是討論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前提是對犯罪推理有興趣的人,看了這種書最大的心得是:不能做壞事,現在的科技很厲害。

從小就受到福爾摩斯跟亞森羅蘋的耳濡目染,看他們在小說裡面殺進殺出,將壞人繩之以法,

什麼犯罪現場、人口失蹤、懸疑怪案交到主角的手上就可以迎刃而解,覺得很不可思議,

而福爾摩斯從小說被改編成現代影集、電影版,神話福爾摩斯虛擬角色,在這些解謎的背後,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