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大腦使用手冊 (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getImage (4)

作者裘.波勒是一位史丹佛學者,是數學學習網站youcubed共同創辦人,整本書偏向寫給教師及學生閱讀的,用相較簡單的方式說明大腦在學習上的變化。原本預期可能會是很重視機轉原理的困難書籍,但意外地非常好讀,加上作者在內文提到的一些延伸讀物作品剛好在近期閱讀了,因此比較像是整合了那些書籍的重點用給學生閱讀的方式呈現,好處是淺顯易懂容易吸收,缺點為有些論點只稍微提到淺嚐,沒有深入的探討,也可能是若太深奧的科學論述會影響教師及學生閱讀的意願,結論是這本相較於其他探討大腦的書籍簡單很多(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找「大腦與閱讀」,裡面抽象的概念加上專有名詞非常具有挑戰性。),但統整這些觀念在應用層面而言已足夠,是一本適合青少年的讀物。

這本書最重要的是利用數學這門科目帶出學習的六把金鑰匙,只要了解這六個概念,學習心態將有很大的改變,這六把金鑰分別是:

1.大腦具有可塑性

大腦可塑性最重要的研究莫過於梅澤尼克紀錄猴子大腦活動發現"腦圖"在不同時間點是不同的,因此發現大腦具有可塑性。大腦在學習時的神經連結可以藉由三種方式來發展:一是新的神經路徑形成、二是不同神經路徑的連結、三是神經路徑的強化。大腦可塑性也推翻了天賦說的論點,即大腦在成年後就定型無法進步,實際上大腦是可以藉由正確的學習刺激方式來改善學習效果,這也是作者希望推動的教育方式:依據學生不同的狀態因材施教。每位學生都不需要放棄,因為他們都可以學習的很好。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F027

這是一本讓讀者對大腦改觀的書,打破了許多舊有觀念-大腦長大後就像其他器官一樣漸漸衰老、IQ大腦智力是天生固定的無法改變、腦袋空空表示不會思考?

大腦真是一個很神奇的器官,人類可以異於其他生物差別就在大腦有超過一千億個神經元,再加上人類可以利用語言及文字傳承歷史及技術,讓人類藉著前人的基礎上不斷進步,大腦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索的一個領域。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的有點可惜,有可能會讓某些潛在讀者看到這封面就喪失閱讀的興致,但這裡面每個章節裡面每個案例都讓讀者大開眼界,原來大腦的"彈性"這麼廣大,這本書證明了人的一生永遠不會一成不變,因為大腦就是在永遠改變,每一天我們經歷的事件、接觸到的人事物、工作、生活、家庭及朋友互動、培養興趣、閱讀、運動等等都會改變大腦神經元的狀態,這些改變有些是暫時,有些是永久的,如果一直針對某件事情或某個領域不斷鑽研,大腦內的神經會去競爭領地,讓鑽研的領域佔據更多的空間及連結,與此同時被佔領的神經原本的功能則會慢慢衰退,可以說每個人的大腦皆是獨一無二的,這樣的特性導致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理解與感觸,若大腦受傷時,其他神經會"幫忙及協助"原始的功能而替代,這樣的彈性極致可以藉由觀察腦傷的病人,一來可以知道受傷區域掌管的功能、二來可以藉由腦力復健來觀察大腦彈性的情況、三來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大腦之間的互動連結情形,例如書中有一個案例只有右半球大腦,但這個病人可以幾乎正常的生活,右腦承擔了左腦的工作,這打破了過去認為不同大腦掌管各自的工作,若喪失功能就會失去執行這個動作的能力。

書中探討很多很多的研究,重點是大腦有極大的可塑性(彈性)可以讓任何人學習任何事情及技能。但也有例外,這本書提到大腦也有矛盾的情形,就是僵化的思考,這也是人類迷人之處:集矛盾於一生,例如人可以同時感到悲傷及快樂、相反快樂到哭出來、理性與不理性的存在、可塑性與僵化共存等。讓讀者了解不必侷限自己,自己有無限可能的證據在這本書可以找到。裡面的每個例子都是一個勵志的案例,每個案例都再再證明大腦神奇之處,過去錯誤的觀念就是讓現代人進步的動力,因為錯誤讓人學習的更好,而且從錯誤中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在任何領域都適用的。這本書探討大量與大腦有關的研究,每一個故事都相當引人入勝,讓讀者一窺大腦的奧秘,隨著科技的進步腦科學、神經科學及心理學也都不斷的演進,閱讀這本書讓大腦更加了解自己,以下節錄個人覺得相當不錯的觀念: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CS140

這是一本很舊的書籍(2010年發行),但內容敘述方式及闡述的觀念非常豐富精彩,每個例子都會讓讀者驚嘆人類有辦法在不同情境之下做出良好決策、或是以跳脫常理的方法解決危機,好的故事搭配上觀念,讓讀者更容易吸收及增加印象,這本書讀起來不枯燥乏味,還可以吸引讀者閱讀,個人覺得真的是一本優良的"手冊"。

書中探討許多精彩故事,也涵蓋不同領域如神經科學、經濟學、心理學;內容提到許多觀念都可以用延伸讀物做更詳細的探討,例如"刻意練習"、"誰說人是理性的"、"心態致勝"、"別急著吃棉花糖"等等,先以不同特性的大腦來處理解決問題,而後在討論用什麼思考讓決策可以更良好,輔以故事及研究數據,讓讀者可以從各種不同領域觀察當事者如何發現"狀況"而利用大腦思考做出決策,在危急之際急中生智逃離危險,每個故事都讓我懷疑若換成是我,有沒有辦法以這樣的思考方式解決問題(大部份都無法),因此這給我很大的啟示:學習的知識還不夠,對一些基本知識涉獵不足,還要更加利用大腦思考來鍛鍊腦力,增強神經連結,培養良好習慣。

棒球打者如何靠直覺打擊?遇到森林大火被困住要如何逃生?買房子要怎麼挑選?投資容易落入的陷阱?為何賭博會上癮?購買小東西及貴重物品要如何決策才合理?應用的故事例子包羅萬象、涵蓋許多領域,讓讀者看到大腦的不同面向及那些因素會影響大腦的決策。

很多書籍都喜歡引用航空業來作例子,因為航空業者是少數領域以"失敗"為前提下的方式訓練機師,讓機師擁有遇到緊急狀況排除異常的能力,也藉由不同飛機失事的經驗讓所有人員學習,也系統性的矯正流程及硬體軟體設計,因此大部份機師都能應付突如其來的意外狀況,甚至在緊急狀況下冷靜處理化險為夷,例如"薩利機長"因為鳥擊造成引擎失控卻成功迫降於河中,且沒有人員傷亡,靠的就是整套系統加上機長良好的模擬訓練。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owThumbnail

智能記憶的定義為:一種思考模式+個人記憶所組成新的記憶。主要儲存關聯與意義,例如偵探在把所有證據線索融會貫通的一刻(靈光一閃)就是智能記憶。

智能記憶包含三個組成:一般記憶(經驗、知識及資訊)、記憶與記憶間的連結、記憶彼此混合的過程。智能記憶可以藉由深度思考、累積經驗、增加知識等行為經由時間的累積而強化,因此智能記憶就類似肌肉一樣可以因訓練而變強,不使用則衰退,與一般大眾認知"人老記憶力就會變差"裡面所提到的記憶力是不同類型的,記憶變差指的是"工作記憶"或稱為短期記憶;而智能記憶則是越使用越強大。

這本書特色的地方在於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練習題來測試智能記憶,藉由動腦思考困難的問題理解出智能記憶所扮演的角色,並會在練習題目之前與讀者說明此章節主題,以及如何應用、強化、提升、改進智能記憶的能力。這本書出版於2005年,是一部很老的書籍,許多內容已於其他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超牢記憶法"等閱讀過類似的觀念,但這也是複習的好機會。

如何提升智能記憶,可由以下的觀點切入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125922

戴帽子=切換大腦模式,每種帽子代表不同的模式,讓讀者可以將問題與決策藉由至少五種面向切入思考,達到多功能、多選項的思考法。

這本作品雖然發表在1985年,但至今還是可以利用這樣的工具來思考,每種帽子都代表不同的意義,以下簡單介紹:

藍色:控制,屬於中央監控系統,思考如何思考,藍色帽子指揮其他五種帽子出現切換,為指揮官。

綠色:代表創意大腦,天馬行空的新點子由此產出,打破舊思維,刺激大腦激發新想法。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若不說我以為自己在看的是小說。

作者兼主人翁喬希.維茲勤在描述太極拳比賽讓我聯想到"火影忍者"的戰鬥畫面。人在一瞬間消失,然後就把對方摔出去了~這怎麼可能發生在現實世界?但主角辦到了。

書封面標題"西洋棋八冠王&太極拳世界冠軍"~!

多麼誇張的頭銜,一個是武打、一個是下棋,天差地遠怎麼融會貫通?他到底怎麼辦到的?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P025

近期閱讀許多關於"學習"、"記憶"、"大腦"、"專注"等議題的書籍,這本書是許多其他書籍有引用推薦的書籍之一。

如同書名,這本作品闡述科學的數據來證明何種方法的學習效果較好,並打破一些一般大眾對於學習與記憶的迷思:重複閱讀及集中練習並非最好的學習方式。

除了說明如何學習方法會有較佳的記憶效果之外,作品舉出許多故事及例子來幫助讀者建議觀念,並在每一章節最後用"小結"帶出這個章節的重點。

學習有三個特性: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3)

最近看了許多與學習有關的書籍,這本書是眾多相關書籍中內容精簡但紮實的實用手冊,教讀者如何改變心態、刻意練習、養成習慣、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關於"學習如何學習"的書籍,目前看完並覺得從中獲益良多的書單如下:(點擊書本圖示可連結至該書的黑光閱讀心得)

gihmzrh_210x31598b5lfd_210x315getImage

學習如何學習:較為基礎的分享,以淺顯易懂的說明方式說明如何學習,是書單中最親民的一本。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閱讀-透過眼睛把思想傳遞到心智的藝術-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使我們可以跟死去的、還未出生的、不在眼前的人對話,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by 林肯。

這是一本艱深的科普書,本人看得很慢且有數度閱讀到睡著....,並非內容不有趣,而是太多專有名詞及概念需要吸收攝取,若以普羅大眾而言這本書太難了。

在困難的理解中還是有一些重點及心得可以分享給大家。

首先,閱讀這強大且生物界少有的這個能力是人類演化而來,而這個功能與原先大腦的設定不同,作者假設原先大腦的設定是"閱讀大自然的能力",被閱讀文字取代了。但這目前還沒有經過實驗證實。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最近對於大腦的機制及學習的行為在大腦是如何運作非常感興趣,而在與積極學習的大腦另一端的極端就是中毒上癮者。

學習也會引發大腦愉快的機制,利用藥物也可以影響大腦對於愉快機制的改變。

這本書作者分享自己藥物成癮的心路歷程,從小時候的經歷回憶分析為何自己會走向毒癮之路。

而她又是如何從這樣狀態中覺醒脫身,最終回歸正常生活,就作者的分析認為: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離今年目標分享100本書籍倒數20本~!

學習最廣的定義是什麼?作者表示學習是在腦中把外在世界形成一個內在模式。

大腦學習的機制是什麼?藉由學習的四大支柱來提升大腦高效應用,分別為:注意力、主動積極參與、錯誤回饋及固化。

這部作品老實說對沒有相關背景的讀者閱讀上較為吃力,專有名詞太多及用字艱澀難懂,不小心就會失去專注力。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idirqp_460x580

讓讀者腦袋升級的必讀書籍,分享讓自己如何利用大腦、訓練專注力、養成好習慣。

作者吉米.快克小時候出了意外撞到腦袋,從此在學習道路上遇到許多困難,但是吉米靠著自己的努力研究,

思考如何讓自己學習如何學習,現在擔任腦力教練超過25年,是一個非常勵志的奮鬥過程。

吉米告訴讀者怎麼學習去學習(非常有趣的機制,近期看了幾本關於探討如何學習的書籍,有不少的心得及體悟)。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

源起:

學習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門課題,許多成功人士不停的學習及嘗試錯誤,從中學習經驗,不論創業、經營事業、工作、不同的身份都需要學習,好奇尋找是否有書籍專門教大家如何"學習",因此找到這本書籍。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專門為9~12歲青少年撰寫的,寫的相當淺顯易懂,若有相關生物知識背景的人閱讀相當容易,書籍共分成16章節,每章節都簡單的說明一種概念,從大腦記憶如何產生、神經的介紹;到如何鍛鍊大腦、強化記憶;還有對學生最重要的:如何得到好成績。雖然這本書屬於簡單科普,但背後可延伸的應用相當廣泛,是一本"加強學習效能的入門書籍"。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腦超載

這本是在圖書館瀏覽書架上的書覺得書名很符合現代生活,隨手可得的網路、人手一機的時代、想查甚麼隨時搜尋就有幾萬筆資料可以參考。在這樣的生活之下,找資料已經不是問題,是如何分析資料的真偽及可信度變成更為重要的議題。

這本書相對其他書籍有稍微深奧一些,針對大腦機制及神經學有更深的著墨,對於沒有相關背景的人閱讀上有一點點吃力,還好內容會搭配上一些圖示及舉例,把深奧的學理轉化為較為活潑的方式呈現。

最近閱讀的書籍都很強調注意力對於時間的關係,這本書同樣也有提到,更甚者,書中還將大腦的注意力探討更深層的機制:注意力是由四種部份所組成:白日夢模式、中央執行模式、注意力過濾器及注意力切換開關。藉由這四種模式讓人在不知不覺間相互切換,直接運作且很有效率。接著書中探討到電子郵件及簡訊(通訊軟體)打斷人的注意力以及網路神經的上癮,這部份完全命中核心,現代人之所以手機成癮症這麼嚴重,因為手機這個發明,在大腦運作模式下很容易花費許多時間瀏覽及處理,腦中新鮮事物的中心對"新郵件"及"新訊息"產生興趣,當處理完成後(回覆一封信或短訊)就完成一項任務,提供腦袋愉快及快樂地感受,因此人就會養成習慣:一有新訊息就要馬上看(大腦驅使),有點類似賭博的概念,只是把拉霸的把手變成"app未讀的數字",書中還提到幾個例子:有些無法控制自己的人因為打電動而死亡(分別在中國及韓國)。

書中還提到:有效的時間管理很大一部份是要避免分散注意力,並極大化專注的時間(定義為心流),現今打斷人類專注力已經非生計所需,例如:臉書、IG、電子郵件、通訊軟體等等,原本應該是拿來消遣已經破壞人的一般生活、全面失控。

文章標籤

黑光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